
主日祈祷文
文/生命季刊编辑
《生命季刊》第29期
天父,我们一起在你的面前悔改!我们作牧师的先在你面前悔改!我们传道人在你面前悔改!我们作执事的在你面前悔改!我们弟兄姐妹在你面前悔改!我们做了什么,我们丧了胆,我们不敢传十字架救赎的福音!主,我们俯伏在你的面前,求你怜悯我们,光照我们,重新建立我们!赐给我们胆量,放胆传你的福音,在这背逆的时代中,勇敢高举十字架,向世界宣告悔改赦罪之道!
主啊!求你让我们这些传道人先悔改!主啊!我们把这些羊群,这些长老,执事,这些弟兄姐妹,我们把这些慕道的朋友交托在你的手里,求你赦免我们,复兴我们!赐下祷告的灵,让每一个传道人都成为一个祷告的人!每个基督徒都成为祷告的人!成为跟主走窄路的人,为主舍命的人!求主兴起许许多多愿意走十字架道路的人!神啊!我们为教会的黑暗在你面前向你呼求!复兴我们!用圣洁的光光照我们,让我们认罪、悔改!
主啊!我们愿你在中华大地施行奇妙的拯救,愿我国我民可以全然归向你。主啊!当年但以理,为着他自己的国民,自己的国家认罪悔改的时候,神你就大施怜悯,做奇妙的工作,使他们可以归回本国。主啊!我们今天在你面前祷告,我们求你让我们的国家能够归向你,通国上下,都看见神你自己像当年你藉着约拿在尼尼微所宣讲的信息,使国家从上到下都披麻蒙灰,悔改来到你面前!主啊!我们等待,渴望那一天的来到,看见中华大地和全国子民都能够归在主的名下!祷告奉耶稣的圣名!
主日信息

在真道上恒心
歌罗西书1:23
讲员 王峙军牧师
点击观看王牧师信息视频(YouTube)👇
https://youtu.be/3DAg1VK0Vnk
国内读者观看王牧师信息视频👇
以下为王牧师信息音频:
引言
在歌罗西书1:15-20这段伟大的基督论经文的基础上,保罗开始讲他对歌罗西人他们的期待与盼望。
面对家庭教会的疲乏,拖沓,甚至“躺平”。越来越重的逼迫。
读经 歌罗西书1:23
23.只要你们在所信的道上恒心,根基稳固,坚定不移,不至被引动失去〔原文作离开〕福音的盼望。这福音就是你们所听过的,也是传与普天下万人听的〔万人原文作凡受造的〕。我保罗也作了这福音的执事。
大纲
一、在信仰中持守(23a)
二、活在福音的盼望里(23b)
三、忠实地作福音的执事(23c)
一、在信仰中坚守
23a只要你们在所信的道上恒心。
在这节经文中,保罗表达了他对歌罗西教会的一个强烈的愿望:甚愿“你们在所信的道上恒心,根基稳固,坚定不移,不至被引动失去〔原文作离开〕福音的盼望。”
根据歌罗西教会的情况,使徒的说法让读者有一种喜忧参半的感受。一方面,保罗相信歌罗西的信徒在所信的道上恒心,另一方面,保罗也知道该教会的信徒正在受到异端教训的影响,可能会出现信仰上不稳固的状况。在这这句话中,信任、愿望、劝勉、警戒并存,显出使徒对歌罗西教会的期待与爱护。
“你们在所信的道上恒心”:在你们的信仰上继续坚持或坚守。
“所信的道”,原文就是“信仰”,指的是我们这个以圣经为规范的,以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为中心的信仰。
“恒心”(ἐπιμένετε),是一个现在式动词,持续地坚持或坚忍。这个字在新约圣经中最重要的一个意思,就是坚持“住”在什么地方。或长久“待在”(停留在)一个地方。根据这两个意思,“在所信的道上恒心”,就是坚持住在我们所信的道里,就是坚守在我们的信仰里。当你持续地住在信仰里的时候,你和这个信仰不再是一种表面的关系,你的生命和生活,被信仰所影响,所渗透,所引导,所支配。你的生命来自于这个信仰,你的整个人生融入了这个信仰。你可以为这个信仰而活,可以为这个信仰而死。
其次是哈拉人亚基的儿子沙玛。一日,非利士人聚集成群,在一块长满红豆的田里,众民就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。沙玛却站在那田间击杀非利士人,救护了那田。耶和华使以色列人大获全胜。(撒下23:11-12)

沙玛是大卫手下三十个勇士中的“三勇士”之一。这段经文记载,非利士人聚集在一块 “红豆田”,百姓都因害怕而逃跑。但沙玛却站立得稳,击退非利士人,靠着耶和华行了大拯救。红豆田(或扁豆田)是百姓赖以生存的农作物。敌人常掠夺收成,这是直接威胁民生。沙玛的防守不仅是勇敢之举,更是保全神百姓生计的拯救。当众人都逃跑时,唯有沙玛因信心和勇气站立,显明“拯救在于耶和华”。他并非靠自己的力量,而是“耶和华施行大拯救”。
“守住红豆田”是一场争战。在中国现代教会史上,也有一场守住红豆田的争战。
中国教会现代史上,有一位圣徒名叫“以巴弗”,他本身就是一个坚守真道的典范。吴维僔(1926-2002)自被神呼召,就持定了要一生一世背十字架的决心。他被试炼,像但以理的三个朋友一样被扔进了烈火窑中;但经过试炼后,却没有被烈火烧焦的气味。为了福音的缘故,他像保罗一样,成了“带锁链的使者”;为了持守真道、绝不与世界妥协,他宁可作一个“监狱大墙外的无期犯人”(被释放后不离开监狱,因为他绝对不承认自己“认罪态度较好、予以释放”)1964年被捕,罪名是寄发自己的属灵文章,鼓励一个年轻人好好信主,“与共产党争夺下一代”。在此之前,他为下监的年轻弟兄切切祈祷。在祷告中,维僔听到主在问他说:“他配,你配不配?”他立刻含着泪水向主说:“主啊,我也要配,我也要配!”从这天起,他就更加儆醒,随时做好了“配”的准备。
在狱中,坚持饭前谢恩,是他在监内属灵争战中的“红豆田”,必须守住它。他一进监狱,便在饭前谢恩,不避讳,不怕人看见,因为这是一个见证。为了坚守这个见证,他的原则是不让谢饭就不吃饭,而监狱不准他不吃饭,说“不吃饭,绝食,是抗拒无产阶级专政。” 他的起诉书有一条是“借口‘饭前谢恩’搞非法活动,破坏监狱纪律,甚至多次长时间以绝食行动对抗无产阶级专政。
他是对他被戴上重镣铐,遭受了非人的折磨,被强行下用铁器下胃管灌食,灌食后呕吐,劳改队的队长就命令他把自己吐到地上的稀糊舔干净;多次被殴打,他后来回忆说:感谢主,昏过去真好,一昏过去什么痛苦都没有了。昏过去后叫犯人用水泼他身上。他被打的创伤一、二年后才痊愈。

中国的史书上,总是记载着狱中各种各样的酷刑,也记载着许许多多一代又一代受尽酷刑而不屈服的刚强硬汉。而不同的是,吴维僔尽管忍受了酷刑、没有屈服,但他却没有仇恨。那些殴打折磨他的人,打累了,问他:你恨我们不恨?维僔说:一点也不恨,也不埋怨谁。因为他自己的主在十字架上还为那些钉祂的人祷告!
以巴弗老人家以及他的同代人的见证对今天的我们意味着什么?
在我们的信仰上培育出坚忍的态度,和持守信仰的能力,是非常重要的。
今天我们若要坚守信仰,会遇到以下三种情况:
(1)面对世俗世界的冲击(这个人欲横流的世界对人太具有诱惑,一些基督徒会不由自主地认同世界的价值观,人生观。);
(2)面对患难与试炼;
(3)面对异端和错谬。
我们如何坚守信仰:
希伯来书13:9,你们不要被那诸般怪异的教训勾引了去。因为人心靠恩得坚固才是好的。并不是靠饮食。那在饮食上专心的,从来没有得着益处。

直译:你们不要被诸般怪异的教训引偏了。因为人的心灵被恩典所坚固才是好的,(人心)不能靠食物(来坚固),那些在饮食的事情上循规蹈矩的人,(心灵中)得不到益处。
“教训”一词被置于本节之首,有强调作用。但当“教训”是“诸般怪异”的“教训”时,其危害就大了。这节经文的命令是,不要被形形色色(诸般:ποικίλαις)、奇奇怪怪(怪异:ξέναις)的教训勾引了去。这个命令对希伯来书的受信人尤为重要,因为他们还是只能吃奶不能吃干粮的婴孩,而婴孩最容易被异教之风摇动(以弗所书4:14)。“勾引“(παραφέρεσθε:παραφέρω的现在式被动态命令语气第二人称复数):被带走,被引入歧途。
“因为人心靠恩得坚固才是好的”:之所以会被诸般怪异的教训勾引去,是因为信心不够坚固。而能够坚固人心的,只有基督的恩典。基督的十字架是基督徒的灵魂之锚。“(得)坚固”(βεβαιοῦσθαι:βεβαιόω的现在式被动态不定词):被坚固,被加强。叫神的恩典来坚固我们的内心。人的力量在于内心的强大。但人自己并没有能力让自己的内心强大。“因为人心靠恩得坚固才是好的”。
二、活在福音的盼望中
23b根基稳固,坚定不移,不至被引动失去〔原文作离开〕福音的盼望。这福音就是你们所听过的,也是传与普天下万人听的〔万人原文作凡受造的〕。
“根基稳固”(τεθεμελιωμένοι:动词θεμελιόω 的完成式被动态分词主格阳性复数):(你们)已经在根基上被建立、被坚固。这是在信仰上可以坚持下去的必要条件。这使我们想到主耶稣“根基立在磐石上”的教训(见太7:25)。
歌罗西书 2:6–7 你们既然接受了主基督耶稣,就当遵祂而行,在祂里面生根建造,信心坚固,正如你们所领的教训,感谢的心也更增长了。

“不至被引动失去福音的盼望”:歌罗西的信徒是活在由福音而来的盼望中,注意1:5说过“是为那给你们存在天上的盼望。这盼望就是你们从前在福音真理的道上所听见的”。我们盼望的焦点就是,那位救我们脱离罪与死亡的基督,还会再来,祂叫我们身体复活,与祂同在,永永远远。而这样的盼望,是基督的福音向我们显明出来的。如果被异端教训所迷惑,就会被错谬的东西带动离开这福音的盼望,进入歧途。
“引动”(μετακινούμενοι:动词μετακινέω 的现在式被动态分词主格阳性复数):被持续地挪动,被转移。
“失去”原文是“从……离开”。“(持续地)被引动失去福音的盼望”是很严肃的事;此举将会带来一个人属灵地位上的变化。“离开”原文有“被迁移”或“被挪开”的意思,形象地描述信徒若不持守,就会渐渐地偏离基督的福音盼望。
“引动失去福音的盼望”和“在所信的道上恒心”,是互相对立的状况。凡“在所信的道上恒心”的人,绝不会被“引动失去福音的盼望”;凡“失去”的,也正是因为没有“在所信的道上恒心”。
“福音的盼望”:由福音而来的盼望 。
“普天下”:参1:6,“这福音传到你们那里,也传到普天之下。”
福音具有普世性,也是个体性的,福音为个人带来救恩的盼望。
“失去福音的盼望”,就是失去救恩。凡失去福音的盼望的人,都是没有在福音真理里扎下生命之根的人,是生命的大厦没有建基在基督盘石上的人。他们根基不稳固,信仰上并非坚定不移,也就是说,他们从来没有真正进入基督的救恩,没有与主耶稣建立起真实的生命关系。
举例和应用
失去福音盼望的人,会有什么光景和结局?
1.孔姊妹的例子,信主的反而得癌症,就不信了。有一次我们群发给几千个弟兄姊妹电邮,收到了她的回应:
她说你们做的都很好,但是我不信了,因为我不信的朋友都过得很好,我信主的反而得癌症,这个信仰有何意义,我不信了。她的情况就是失去了福音的盼望,只看见了今生,信仰没有根基。
我们看到了这个email非常痛心,在几千个email地址中设法找到她,以爱心和真理回应她,并且亲自探访她,下雪天开车一个多小时,带着鸡汤食物去看望她,后来她的信仰完全恢复。这个过程中,就是两点:1.讲清楚福音给她听,使她看到了永生的盼望;2.爱心关怀,不断地探访关怀,祷告。最后一个周五晚上她与王师母通话,说自己现在完全交托信靠主,主留她在世上、她就为主作见证;接她回天家,她就与主同在好的无比。王师母鼓励她、安慰她,为她祷告,并说,王牧师外出讲道了,等他回来,周一我们就一起去看望她。(师母不会开车。)结果在周六这个姊妹就过世了。令我们欣慰的是,她与主的关系完全修复,见主面的时候该是多么欢喜快乐。师母周五为她的祷告,就是为她做的临终祷告了。
2.倪柝声有两位资深同工,李渊如和汪佩真。二人均被捕。据汪纯懿姑姑的见证说:
汪佩真说:教堂没有了,圣经被烧了,哪里还有神?可是现在还有人死死地抱住祂不放呢?汪纯懿反驳她:教堂没有了,圣经被烧了,神还在!
李渊如:数年监狱生活渐渐转变了她的立场。60年代初,她公开宣布放弃基督教信仰,重新成为一名无神论者,并积极帮助监狱当局转化狱中其他的宗教信徒。她说,“如果我能离开监狱,作一天人民,该是何等幸福啊!”
李渊如宣布重新成为一名无神论者,在她的积极劝说下,汪佩真也宣布放弃信仰。她常常很痛苦,也很后悔走神职人员这条路,和人抱怨说,要是当年结婚现在就可免去这些痛苦。
这些都是我们当引以为戒的教训!
三、福音的执事
23b我保罗也作了这福音的执事。
“我保罗也作了这福音的执事”:执事,亦可译作仆役。福音是他的主人。他是服事福音的人。借着这句话,保罗开始向歌罗西信徒,介绍他作为“福音的执事”的职分。
从保罗的生命经历中,我们看到,作为“福音的执事”,必须拥有三方面的特质:
1. 有清楚的呼召。知道自己是主所呼召的,这个生命被福音所影响所翻转,有过真实的悔改经历和持续地认罪悔改的操练,:“我传福音原没有可夸的,因为我是不得已的,若不传福音,我便有祸了。” (林前9:16)保罗把传福音看作“神的托付”,是一种圣职责任,不是出于个人兴趣,而是出于神的呼召,以及自己对这呼召的顺服。清楚呼召的人,传福音才有动力。
2.对福音有完整的认识。福音的执事既然是服事福音的人,就要知道自己所服事的主人是谁,了解祂的特征,功用,有完整的认识,就是知道福音涵盖神的整个救恩计划,“福音本是神的大能,要救一切相信的。”福音的核心是基督的死与复活,是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。完整认识,不仅知道“耶稣为我死”,还要明白祂复活、升天、再来,以及这一切如何塑造和更新我们的生活,规范我们的信仰。
有传道人对福音并不清楚,也有传道人为了人而妥协了福音。
1.比如有的慕道友挑战福音的绝对性,说“没有听过福音的人就不能得救,这个上帝太绝对,太霸道,不公平,我不能信。”有某些传道人就解答说:圣经说了,没有听过福音的人可以按他们的良心得救!而且他们还有经文支持的,就是罗2:12-15节:
12凡没有律法犯了罪的,也必不按律法灭亡。凡在律法以下犯了罪的,也必按律法受审判,13 (原来在神面前,不是听律法的为义,乃是行律法的称义。14 没有律法的外邦人,若顺着本性行律法上的事,他们虽然没有律法,自己就是自己的律法。15 这是显出律法的功用刻在他们心里,他们是非之心同作见证,并且他们的思念互相较量,或以为是,或以为非。
这段经文是说:没有听过福音的人,也要灭亡!只是不在律法下灭亡。
2.有慕道友说:我的父母亲没有信主已经过世了,他们在地狱里,我怎么能进天堂呢?所以我不能信。你如何回答?有传道人为了让他信主,就说一些妥协的话,说上帝是慈爱的,他们一辈子凭良心做事,神会恩待他们的。——这话对不对?应该怎么回应?
答案:在地狱里的亲人也是盼望你能够信耶稣得救!
路16:27 财主说,我祖啊,既是这样,求你打发拉撒路到我父家去。 28 因为我还有五个弟兄。他可以对他们作见证,免得他们也来到这痛苦的地方。

3. 对福音有完全的委身。委身于传福音的事奉,愿意为主和主的福音舍命。殉道者坡旅甲行传强调:基督徒传福音不仅在口舌,更在生命,特别是忠于信仰直至死亡。林前9:23:“凡我所行的,都是为福音的缘故,为要与人同得这福音的好处。”保罗把自己的一切(时间、身份、自由、甚至性命)都交给福音。徒20:24:“我却不以性命为念,也不看为宝贵,只要行完我的路程,成就我从主耶稣所领受的职事,证明神恩惠的福音。”对福音的委身就是“不以性命为念”,把传福音看作最高的使命。
思考与应用
1.我们如何靠着神的恩,在持守所信的道,根基稳固,坚定不移?
2.我自己是个忠心的“福音的执事”吗?是否有清楚的呼召?是否对福音有完整的认识?有完全的委身?
王峙军 牧师,生命季刊主编,生命团契总干事;“基要福音派传道人联盟”顾问牧师。
更多主日信息,请点击👉主日信息
阅读本刊更多文章,请点击
生命季刊主页